2016/01/03

上白礁香陣十大必看之十:隨香

上白礁香陣中有各式各樣的藝閣、陣頭,光彩奪目的神輿、輦宮,吸引無數香客、遊賞者的眼光。許多學甲鄉親都覺得看遍各個香科,總是覺得學甲鬧熱最好看。而在香陣之中,還有一群虔誠的信徒,跟隨在保生大帝神轎、輦宮的前後左右。默默承擔重要的腳色。

在二大帝輦宮後,最為顯眼的便是「香擔」,由當年度的「頭家」以扁擔肩挑,跟隨香陣前進。「香擔」為小廟造型的木箱,用來盛裝水缽、香爐。整個上白礁祭典 中,最核心的儀式便是「請水火」,「請水」代表飲水思源之意,同時在民間信仰中,也有向水中招募無形兵馬的意義;至於「請火」,則是以白礁亭象徵中國大陸 白礁慈濟祖宮,透過儀式代表刈取祖廟的香火。當學甲慈濟宮在將軍溪畔頭前寮白礁亭舉辦請水火儀式後,便將水缽、香爐迎入香擔內,再跟隨香陣擔回廟中。

隊伍中有香客手持槺榔掃帚,在輦宮、神轎前,簡單掃除雜物,象徵為大道公淨路。另有一群人肩挑扁擔竹籃,竹籃中盛裝清水與馬草,稱為「擔馬草水」,所謂馬 草,主要是牧草、番薯籤,乃是象徵服事主神的坐騎「王馬」。擔馬草水的信徒,頭戴斗笠,腰纏毛巾。自2014年起,學甲十三庄文史工作室志工團便號召學甲 國中的師生一同擔馬草水、掃香路,稱為「文化行腳青年軍」,希望引領學生走出教室,親自走過自己的鄉土,深切體會地方文化之美,用行動展現愛鄉土的情懷。

而在隊伍最後,則有眾多信徒或步行,或牽車,或者踩踏著自行車,緩緩騎著機車、開車,跟隨大道公的腳步,穿街走巷,越過田疇鄉野,他們是隨香客。上白礁的 香客的特色,是手持「隨香金」,也有人稱「香環」。所謂「香環」是一隻「暗八香」,香腳上綁了兩個金紙環。凡是準備隨香的信徒,應在隨香前幾日,手持「香 環」到慈濟宮焚香,向保生大帝稟報即將隨香,祈求路程平安,然後再暫時掩熄。

上白礁當日再手持「香環」隨香,許多隨香客常會提舉多份香環,代表全家丁口,為家中親人祈福。隨香路程則依個人體力或許願,有人走完全程,也有人跟隨部分 路程。跟隨部分路程的隨香客,則在保生二大帝回程入廟時,前往附近路口跟隨。等全程圓滿後,隨香客再將暗八香點燃,向主神稟報完成任務。隨後再將暗八香插 於香爐,將金紙投入金爐焚化。不過入廟之時,由於香客眾多,廟方人員常會引導將整隻香環投入金爐燒化。

早期隨香客中,也有手持隨香旗的舊俗,不過近年已經消失。有一些地方的文史工作者,正倡議能恢復如此傳統,也增添香陣一景。


跟隨香陣掃香路、擔馬草水或隨香者,多數都是因為許願而來,祈求家人身體健康、平安,或曾受大帝爺神蹟庇佑,恢復健康,獲致福祉的。在他們身上,常難見到 台灣人為家庭付出,無私奉獻的精神,不為自身祈求,而全心全力祝福家人的動人故事。跟隨大帝爺走香路時,不妨聽聽他們的故事。


本文章由學甲十三庄文史工作室收集、整理、撰文,以創用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禁止改作 3.0 台灣授權條款使用。
學甲十三庄文史工作室粉絲專頁
編撰:學甲十三庄文史工作室—李啟嘉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