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/12/22

上白礁香陣十大必看之六:關公保二嫂

許多藝陣演出,需要長期的時日磨練,藝師也需要穩定的演出機會,方能謀生。兼以鄉間人口日漸老化,早已無法維持庄頭陣、子弟陣的形式,為求延續經營,許多 陣頭團體早早就轉為職業陣的形式。隨著各地廟宇禮聘,四處表演。然而,部分陣頭仍與原鄉廟宇,維持長期的情誼,遂成為當地廟會固定能見到藝陣。

在上白礁祭典中所見到高蹺陣頭,都是學甲在地的職業陣,其一是穎川高蹺陣,主要為學甲寮慈照宮出陣;另一團則是有南台灣第一團美譽的中洲高蹺陣,固定為東頭角慈福宮出陣。兩陣所演出的劇碼都是「關公保二嫂」

高蹺陣,台語俗稱「踏蹺」,在台灣南部主要流行腳踏三尺二高的「武蹺」,由於木蹺較短,動作也靈活,常結合武術拳腳動作,如打拳、刀槍、勒馬等,手腳精彩 俐落,往往獲得滿場喝采。中洲高蹺陣成立於1954年,原為業餘陣頭,主要表演《西遊記》中「盤絲洞」的故事。後來取材傳統戲曲中「關公保二嫂」的劇碼 後,一舉成名。尤其馬伕為關公牽馬一段表演,扮演馬伕的藝師,除須劈腿外,甚至還要單腳踩蹺,可說精采極了。這齣劇碼,如今成為南台灣高蹺陣的共同劇齣。

各高蹺陣演出「關公保二嫂」,成員大約有十來名,除三名敲打鑼鼓外,其餘藝師則扮演關公、劉備夫人、馬伕、蔡陽等角色,不過會因人手關係,省略甘夫人、糜 夫人、蔡陽等角色。裝扮上關公、蔡陽會穿著全套戲服,其餘都穿著武打服裝,簡單綁頭而已。通常在廟庭表演時,首先會由頭旗手行拜廟之禮,隨後除繞圈前進 外,各藝師會逐一表演刀槍及拳腳,有趣的是就連扮演劉備夫人的女生,也會施展拳腳武術。可見南部高蹺陣雖取材於民間戲曲,卻不重視情節,全然以武術表演為 主。


本文章由學甲十三庄文史工作室收集、整理、撰文,以創用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禁止改作 3.0 台灣授權條款使用。
學甲十三庄文史工作室粉絲專頁
編撰:學甲十三庄文史工作室—李啟嘉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